农函大余杭区分校召开校务委员会议
日期:2006-09-21 00:00:00
查看:3034
5月17日,农函大余杭区分校召开校务委员会会议。区科协主席、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丁远达主持。
区科协副主席朱慧臣汇报了三年来农函大余杭区分校所做的工作及今年工作的具体任务。2006年农函大余杭分校工作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和要求,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以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为契机,继续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对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主动配合各联合办学单位和部门,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继续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继续开展深化企业管理培训和军地两用人才培训;进一步加强农函大分校自身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升办学质量。全年计划开办农函大班30个,招收学员1200人,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班200期,培训人数1万人。到目前止,已开展各类培训班80余期,受训人数近5000人。
副区长、农函大余杭区分校校务委员会主任孔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孔副区长充分肯定了农函大余杭分校的工作。他指出,三年来,农函大余杭区分校教学培训工作成效是明显的,成绩也是显著的,尤其是将农函大办到军营,开展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培训和企业管理培训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并受到各级的好评,效果很好。但要真正发挥农函大分校的作用,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是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实施的“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坚持“三实”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农民需求的农村科技培训,以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二是要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坚持走联合办学的道路,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真正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作出贡献;三是要继续发挥农函大的优势,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培训内容,健全开放式的农函大讲师团队伍,切实加强农函大的自身建设,要在“实”字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只有坚持“三实”原则,培训质量才有保证,培训工作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会议还通过了农函大余杭区分校校长、副校长的任命,确定了今年农函大教学培训任务和农函大讲师团成员。 (朱慧臣)